“我國中藥新藥研發動能不足?!?/p>
“進一步推進我國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?!薄皬娀髷祿陬A警防控食品安全中的應用?!痹?月7日下午舉行的全國政協醫衛界別聯組會議上,委員們結合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內容,敞開心扉,為健康中國戰略實施建言獻策。
高度關注藥審改革
自2015年8月以來,國家大力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,改革以提高藥品醫療器械質量為核心,以臨床療效為導向,解決了長期以來藥品注冊申請積壓問題。2018年,國家藥品監管部門批準了48個新藥、21個創新醫療器械上市,提升了公眾用藥用械的可及性。全國政協委員、解放軍八一醫院副院長兼全軍腫瘤醫學中心主任秦叔逵認為,國家藥品監管部門銳意改革,采取多項措施,進口藥加快審評審批,國內創新藥上市數量明顯增多,改革成效顯現,贏得了全社會好評。
秦叔逵委員指出,深化藥品審評審批制度改革,要積極發揮專家咨詢委員會的重要作用,進一步提高藥品審評審批工作效能。應建立健全長效機制,明確細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咨詢范圍、程序和具體要求,確保專家咨詢委員會的獨立性和科學性。
“為進一步完善藥品審評審批制度,建議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,完善和落實藥品專利鏈接、專利期補償、數據保護等制度;擴充臨床試驗資源;進一步完善藥用輔料的管理?!比珖f委員、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裁于圣臣表示。
中醫藥發展要“破陳立新”
中醫藥以其獨特優勢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隨著《中醫藥法》等法律法規的頒布,中醫藥產業迎來了全面發展的春天,也面臨不少挑戰。
針對我國中藥新藥研發動能不足的問題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工程院院士、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呼吁,改革現有中藥注冊分類,調整中藥審評審批理念,加快建立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體系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民盟廣東省委副主委、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認為,面對市場的轉型升級,中醫藥行業唯有創新才能提升研發能力,驅動醫藥企業的轉型和創新發展。
盧傳堅委員呼吁,出臺相關鼓勵政策,加強中成藥循證研究,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中藥新藥研發審評體系,鼓勵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中藥研發,增強中醫藥的原始創新能力。
強化食品安全預警防控
當前,食品安全依然是我國轉型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民生問題和社會問題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盧江認為,應使用大數據技術及時收集覆蓋食品安全全鏈條的相關數據,系統分析識別風險,實現食品安全事件的預警防控,從根本上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的發生。
盧江委員提出,加強食品安全大數據應用的頂層設計,完善數據共享融合的相關制度、機制和數據標準規范體系,建立從“農田到餐桌”的大數據平臺,確保信息和數據收集及應用開發的有效性、前瞻性和科學性。(記者 蔣紅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