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北京3月5日電(鄧睿 袁婷)3月5日,由人民網·人民健康主辦的2019年全國兩會“健康中國人”系列圓桌論壇在京舉行?!敖】抵袊恕毕盗袌A桌論壇已經連續舉辦四屆。
當日,在人民健康與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共同舉辦的“持續改善醫療服務·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”論壇上,與會嘉賓圍繞如何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計劃下一階段工作,建言獻策。改善醫療服務,應充分運用互聯網新技術,再造急診流程,提高服務效率,發揮醫院和醫生的主觀能動性。
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 ,全國政協委員、北京醫院院長王建業,全國人大代表、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,全國人大代表、北京大學首鋼醫院院長顧晉,全國人大代表、吉林大學第一醫院院長華樹成,全國人大代表、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張偉,全國人大代表、河南省兒童醫院院長周崇臣,全國人大代表、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,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院長趙增仁,出席本場論壇。
改善醫療服務 解決就醫痛點問題
論壇上,焦雅輝就“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”上一階段取得的成果和下一步的規劃,分享了自己的觀點。
對于如何進一步提高“互聯網+”改善醫療服務的力度,焦雅輝認為,遠程醫療將是重要發力點。在優質醫療資源匱乏,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下,遠程醫療對于提高醫療服務可及性有著重要作用。
互聯網和人工智能,助力醫療服務人性化
王建業委員表示,相對于硬實力的醫療質量來說,醫院服務是軟實力的表現。他認為,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在醫院的運用,將助力醫療服務人性化。
“有了互聯網醫療,就醫人員可以在單位的醫務室做心電圖檢查,將檢查結果實時傳送到北京醫院的心電向量中心;有了互聯網醫療,就醫人員不必聚集在北京醫院門診大廳,花費大量時間等待,而節省出寶貴的工作時間?!蓖踅I委員說。
對于互聯網在改善醫療服務中的運用,張偉代表提到,積極推動互聯網+醫療建設,是未來改善醫療行動計劃發展的重要方面?!拔覀兂闪⒘酥腔坩t院5G實驗室,將來會實現,將院前急救、院前檢查的結果高速傳到醫院,醫院做好搶救的相應準備,包括規劃搶救路線。我們也可以在5G場景下進行遠程會診,通過視頻互交實時指導手術,機器人手術?!睆垈フf。
急診流程再造,提高危急癥患者救治成功率
如何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,李為民代表認為,關鍵在醫院。李為民表示,醫院對急診服務進行流程再造,對于提高危急癥患者救治成功率、改善患者看病就醫體驗,起到重要推動作用。
華樹成代表在論壇上講了“96608”這個熱線電話的故事,這個熱線電話是由一位一線醫生開創的,現在被賦予醫療救治和警務救援的雙重意義。他認為,改善醫療服務需要創新,不僅要運用新技術,有新形式,還要有新創意。
提高服務效率,重在內涵建設
推動“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”實施,醫院內涵建設同樣重要。陳鑫代表指出,從提高服務流程效率角度出發,醫院更應強調內涵建設。醫院要考慮怎么樣能夠方便病人就醫,減少病人排隊過程和等待時間;怎么樣提供最有效、最合理、性價比最好的治療。
周崇臣代表提出,兒童醫院有特殊性,相比成人醫院和??漆t院,兒童的就診需求有很大的不同,兒童對于就醫環境的要求更高,改善服務和就醫體驗是兒童醫院需要關注的方面。為此,河南省兒童醫院的東區醫院打造了“兒童健康樂園”,目的是讓孩子不怕看病。
“三下沉”把改善醫療服務落到實處
據了解,醫聯體是“醫改”的重要內容,分級就診是“醫改”的重要舉措,“三下沉”是為了將分級就診落到實處。顧晉代表介紹,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聯合下屬四個社區醫院形成一個醫聯體,通過信息化建設,以“三下沉”為基礎,構建緊密型醫聯體模式,將醫改分級就診落到實處。
“分級就診最大的難點在于專家資源。社區群眾希望在家門口看到專家,因此讓專家下沉十分重要?!鳖檿x介紹,首鋼醫院把呼吸、心血管、內分泌、口腔科、中醫科等常見病科室專家下沉到社區,讓患者在家門口得到專家診療?!斑@樣病人流向社區的積極性就比較高?!?/p>
趙增仁分享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建立醫聯體,推廣社區醫院聯動的經驗。他介紹,醫院和所在的區政府推出院府共建緊密型醫聯體,醫院為10個社區派駐醫生,實行院長負責制。10個社區打造不同的專業特色,有的社區推出服務專車,像班車一樣送社區居民往返于醫院與社區之間,確實提高了百姓的就醫體驗。
(責編:許曉華、孫博洋)